应急要有准备(一)
发布时间:2014-08-16 09:54:40 点击量:
《惨案与反应》是Dacey记述参加2003年2月20日午夜罗德岛夜总会大火抢救伤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,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医学教育、教与学、学与用的过程。该文生动活波,寓意深长,是一篇提高临床医生抢救意识和技术的好文章。
烧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,国内外历史上火灾造成人类巨大伤亡的记载十分惨痛。平时烧伤也与灾祸息息相关,如火山爆发、地震、森林草原失火以及交通事故等都伴有大量烧伤伤员。
美国“9·11”事件后,Heimbach在给布什总统的信中说,烧伤是一种毁损性损伤,任何一次爆炸事件和军事攻击中,约有20%的伤员都合并烧伤。重视伤员急救,尤其是使成批伤员得到及时、正确的处理,将会大大降低死亡率。
重视伤员急救,降低死亡率
1969年4月东北草原大火,救火的兵团战士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的知识青年在救火中烧伤达数百人,许多伤员发生吸入性损伤,在运送途中因窒息而死亡。
2004年春节除夕,18时-24时,北京市火灾报警236起,其中烟花爆竹引起的火情96起。零时30分,伴随震耳欲聋的爆炸声,某小区门前岗亭瞬间被大火吞没,火中不断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声,有人在地上滚来滚去……,四名重伤员被急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,均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。急救室内,快速补液、镇痛、导尿、气管切开、给氧等一系列检查和急救处理,医护人员忙个不停……
每参一次抢救,都会引起医护人员的强烈反思。
首先,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灾难性烧伤事故的抢救,不仅仅是医疗机构的工作的范畴所能应付的,而是重要的公共问题,应由各级政府统一领导,及时动员社会力量,通力合作,才能完成灭火、急救、分类、后送等多项繁重任务,努力降低伤员死亡率,保持社会稳定。
其次,现场秩序很重要,如果秩序混论,在场者很难做到自救与互救,不容易迅速脱离现场,因而伤势较重,伤情复杂,多伴有复合伤,如冲击波引起的颅脑损伤、内脏损伤,密闭条件下发生的吸入性损伤或急性窒息、化学品中毒、建筑物倒塌引起的挤压伤或跳楼引起的骨折甚至死亡等。
作为院前急救必备应急措施,急救人员前伸与训练,统观全局,做好分类,正确救治与组织好后送,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。
北京积水潭医院
孙永华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