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学会
友情链接
当前位置>>首页>>知识讲堂

浅谈低温烫伤

发布时间:2018-08-03 16:53:22 点击量:


浅谈低温烫伤

创面修复学组  李东杰 申传安

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


所谓低温烫伤,又称低热烫伤,是指50℃左右的温度(体感无疼痛)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,致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。它和高温的火焰、开水等引起的普通烧烫伤的不同在于,从外表看烫伤面积不大,表皮也没有开水烫伤得那么严重,但烫伤创面组织坏死比较深,甚至可达骨质,愈合后遗留明显瘢痕,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。低温烫伤极易容易引起误诊,影响早期判断及治疗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,近年来烧伤科门诊低温烫伤的患者越来越多。而且低温烫伤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,青年人的发生也不断增加。

人体是血肉之躯,皮肤组织也是由各种蛋白质构成,热力损伤会使蛋白变性,破坏皮肤的结构及完整性,形成创面。高温的液体、蒸汽、火焰等疼痛刺激剧烈,肢体会立即出现反射性的躲避,一般接触时间比较短,容易预防。而低温烫伤相对比较温和,常常被人们忽视,实际上,温度只要达到44℃持续6小时,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。这种低温热源持续作用渗透,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深度烫伤。常常在发现时仅表现为水疱,而其实深度已经达到Ⅲ度甚至Ⅳ度,容易被轻视,一直到创面感染出现了局部红、肿、热、疼等炎症反应了才到医院就诊,如果选择局部换药治疗,则需经过坏死组织溶脱及创缘上皮扩展愈合的过程,多在1-2月以上;手术治疗可采用切除缝合、局部皮瓣转移甚至植皮。低温创面愈合后往往会遗留明显的瘢痕。所以低温烫伤更重要的是在于生活防范意识的提高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睡眠中热炕烫伤病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腰麻术后热水袋烫伤病例


随着各种简易取暖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出现,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,低温烫伤的发生也层出不穷。大致原因有如下几类:

1、秋冬季取暖不当引起的低温烫伤。这类患者多为家居老年人及在校青年学生,由于生活条件有限或者个人生活习惯,常在晚间睡觉时采用热水袋、电暖宝、热敷帖等直接接触皮肤取暖,一觉醒来,发现已经烫伤。

2、感觉缺失的病人护理不当引起的低温烫伤。多为半身麻醉后患者或脊髓空洞症、糖尿病、截瘫病人,为缓解肢体末端发凉,家属或陪护人员常以自己感觉不太烫的热水袋,热水瓶等垫在患者肢体下,长时间接触造成烫伤。

3、容易忽略的电子产品引起的烫伤。如:正在充电的充电宝、循环电池、长时间充电下通话的手机等,若长时间接触皮肤也可造成烫伤。

4、中医艾灸及物理治疗造成的烫伤。此类低温烫伤的创面常常位于人体穴位,大都因为治疗安全距离及治疗时程没有控制好造成的,有时是患者自己操作造成,有时是因为理疗师技能培训不完善。



因此,大家应该对于这些需要长时间接触的“低温热源”保持足够重视,头脑里有这根弦。建议在使用这些设备时,有意识地避免直接用皮肤接触,接触时间也不可过久,可以间断进行,更不要把这些热力设备整晚放入被窝取暖。而一旦发现自己烫伤后,应及时到专科就诊处理或手术治疗,避免在家自己涂药引发感染加深创面或蔓延扩大。


参考文献

1.艾深海,黎鳌.低热烧伤.中华整形外科杂志,1991;7(2):140.

2.汤培,黄道强,史洁锐,等.老年人低热烧伤37例分析.中国误诊学杂志,2007;1(7):137.

3.时婕,戚伟伟,徐庆连,等.合肥地区351例低温烫伤病因学分析[J].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,2010;14(6):665-667.

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